今堂我們將會學習傳統木工中的結構方式。在一榫一卯之中,即使不用鐵釘或螺絲,也能將木頭的部件牢牢緊扣,靠的便是承傳了數千年的傳統工藝智慧,木工所獨有的組裝技法:榫卯。
榫卯有一榫頭和榫眼,一個端正的凸出,和一個挖空的凹槽緊密咬合,憑這簡單的結構,便足以讓厚重的木材穩穩固定。這種結構方式,廣泛應用於樑柱、桌腳、櫥櫃、書架等建築結構或日常器物。
我們先在木料上依照所需的榫卯結構,畫上相應的線,再運用鑿刀和鎚頭,將多出的木料逐一鑿走削去,形成凹陷的榫眼。這過程不能心急,有精準的眼力和分寸不差的手工,才能鑿出整齊方正的榫眼。我卻操之過急,使得有些造出來的榫眼不夠平整,邊口的木料有些微的崩裂,影響了美觀。如果眼力不準,手工未夠,造出來的榫眼過大,甚至會使成品難以組成穩固而緊密的結構。可見,這可謂一場功夫的考驗。
在做榫卯的過程裡,雖然花力氣,姿勢不當會使頸膊痠疼,但也漸漸感受到榫卯所代表的傳統與智慧。榫卯穩固、實用,讓木材不倚靠外力,便能夠有如渾然天成般完整接合,這說明了結構力學中張力與摩擦力的精妙之處,還考驗著對榫卯的靈活運用,及動手栽切和鑿洞時的手藝。而這門榫卯工藝,在工廠發展和流水作業下的今天,越見難能可貴,有幸接觸和學習這門手藝後,也一樣希望有更多人得以認識和欣賞。
Comments